Lazy loaded image
👨🏻‍💻一位职场人的数字突围:从职业焦虑到个人网站的全栈实践
字数 1514阅读时长 4 分钟
2025-4-28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category
tags
create_time
Apr 28, 2025 01:19 AM
icon
password

⌛破局动机:33岁的职场觉醒

站在33岁的十字路口,职业危机感如影随形。
当裁员潮与AI革命双重来袭,我意识到:依附于企业的生存模式已岌岌可危。
一人企业时代的浪潮中,建立个人数字资产成为破局关键。

✍️工具进化史:从印象笔记到Notion生态

之前,我一直在用印象笔记作为我的笔记工具,但随着广告越来越多,界面也显得有些老旧,而且无法跟上AI的潮流。
我在几年前就接触过Notion,但一直没有深入了解。直到今年,我决定果断走出舒适区,下载并试用Notion,结果发现它的确非常好用。
于是我就果断直接开始使用Notion 来记录笔记。这个过程中,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名为 NotionNext 的项目。

⬆️进击的Notion:NotionNext

NotionNext 是一个开源项目,旨在帮助用户将 Notion 笔记内容快速转化为静态博客网站。发现这款开源神器时,我意识到它完美解决了内容生产与发布的断层。
核心功能:
  • 零门槛建站:无需服务器或复杂配置,只需拥有 Notion 账户即可搭建个人博客。
  • 多种部署方案:支持在 Vercel 等平台部署,实现自动化构建和发布。
  • 丰富的主题和插件:提供多种主题选择,用户可根据喜好自定义博客外观。
  • 强大的功能支持:包括评论系统、搜索、标签、分类、订阅、网站统计等功能,满足博客运营需求。
  • 多语言支持:支持本地化多语言,方便不同语言用户使用。
在了解了官方文档后,我立刻爱上了这个项目。
在不改变我的记录习惯的前提下,它可以高效地将我的内容发布为博客,这正是我想要的。接下来,我开始尝试部署。
page icon
在这之前的好些年里面我陆陆续续也用过很多博客平台,比如最早的网易、CSDN、知乎、Github Pages等等。 由于每次使用的平台习惯差异,最终我都没有坚持下来。这次,我希望能坚持更久。

🚀部署实战:从理想主义到工程思维

Vercel 部署
一开始,我参考了官方文档,按照Vercel 快速部署的流程进行部署,但发现访问速度非常慢。
由于服务器位于国外,并且域名较长,不容易记住。 在继续查看官方文档后,我发现绑定自定义域名能加速访问,并且域名会更容易记住。
于是我去阿里云购买了一个域名,但速度依然没有明显改善。如果一个网站访问困难,谁会愿意使用呢?
page icon
此外,若希望网站能够定制化,或进行商业化变现,那么网站的完全掌控权是至关重要的。 因此我决定放弃Vercel,选择自己部署。首先是购买服务器,然后我比较熟悉 Docker,而且官方也提供了Docker部署方式的支持,最后本站是采用Docker 进行部署的。
阿里云效部署
使用 Vercel 的一个优势是自动化构建和发布已经现成的,无需配置。
如果不使用Vercel,则需要自己配置自动化构建和部署。由于我有定制化需求,所以不可能每次都手动部署。
我最终选择了阿里云效的流水线来实现自动化构建和部署。后续我会单独详细介绍如何配置这一流程。

🌐安全加固:Nginx 代理及https 配置

虽然博客已经搭建完成,但不能直接对外暴露,主要是出于安全性考虑。
其次随着后续网站规模的扩大,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网站需要使用80端口或443端口。因此我为其增加了一层 Nginx 代理。
具体如何搭建 Nginx 代理,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:Nginx+ACME服务器搭建

📝合规性改造:网站备案

如果你打算在中国大陆的服务器上提供80或443端口服务,记得要进行备案。
这不仅需要工信部的备案,还需要公安备案。另外,像百度搜索资源平台、JD联盟推广等服务也要求备案。
正因如此,将服务搭建在自己的服务器上,确实是一个更加便捷的选择。
至此网站搭建工作已经完成。

🆚技术决策背后的商业逻辑

为什么坚持私有化部署?
  • 流量主权:规避平台限制
  • 数据资产:完整用户画像
  • 扩展可能:预留API接口
  • 商业合规:广告联盟准入门槛

🔄可持续运营体系搭建

我正在构建验证的飞轮模型:
内容生产 → 自动发布 → 流量沉淀 → 多元变现 → 反哺创作
接下来,我会介绍如何通过网站进行多元变现。
💡
有关文章的任何疑问,欢迎您在底部评论区留言,一起交流~
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我喝杯咖啡 赏你
 
上一篇
解决NotionNext站点RSS订阅404问题
下一篇
网站 URL 语义化改造:提升 SEO 与用户体验

评论
Loading...